油墨带来的安全隐患


发布时间:

2021-09-15

1.苯类溶剂残留

塑料复合膜生产中涉及到的溶剂主要包括乙醇、乙酸丁酯以及苯系溶剂等十几种溶剂。按工艺要求,这些溶剂在生产过程中都应被挥发掉,但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各种原因总会有或多或少的溶剂没有被完全挥发,即所谓的“残留溶剂”。这些残留溶剂大多有很强的毒性,尤其是苯类溶剂残留,具有致癌性,毒性很大。目前苯系物主要包括苯、甲苯、二甲苯、乙苯、异丙苯和苯乙烯等。而目前在复合包装袋上印刷的油墨,大多是含甲苯、二甲苯的有机溶剂型凹印油墨。这些油墨要用含有甲苯的混合溶剂来稀释。由于在印刷过程中苯类溶剂挥发不完全,有可能造成苯类物质在包装材料中残留,从而会污染内容物,对人体造成危害。我国目前仍以苯类油墨为主,而欧美发达国家以无苯油墨为主。一些厂家为了降低成本,仍会悄悄使用大量甲苯,这些恰好是溶剂残留问题的症结所在,对内容物安全造成极大隐患。Komolpraset等人指出苯可以从被污染的PET瓶表面扩散至化妆品中。1994年,英国食品安全委员会对塑料包装中苯的含量及其扩散特性进行了研究。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法是苯含量测定的常用方法。Rish和Hotchkiss开发出一种用于测定微波炉在烹调过程中食品包装材料释放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方法。他们设计了一套用于低温捕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封闭系统,这个低温捕集管中填充有玻璃丝,有利于对挥发性物质的捕集,在微波加热过程中,通过吹扫捕集后,采用GC/MS方法对这些挥发性物质进行分析。

 

2.复合用胶粘剂对化妆品安全性的影响

胶粘剂中的游离单体以及在高温时裂解下来的低分子有毒有害物质也会带来安全隐患。因为现在使用的聚氨酯胶粘剂,原料是芳香族异氰酸酯,遇水会水解生成芳香胺,而芳香胺是一类致癌物质。

 

3.油墨所使用的颜料,染料中存在的重金属(铅、镉、汞、铬等)、苯胺或稠环化合物等物质

油墨颜料、染料、色素中的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能够通过塑料薄膜迁移到内包装化妆品中,从而产生危害。如重金属中的铅会阻碍儿童的身体发育和智力发育;汞对人体的神经、消化、内分泌系统和肾脏会产生危害作用,特别是对胎儿和婴儿危害更大,还会损害人脑导致死亡;苯胺类或稠环类染料则是明显的致癌物质,对人体的健康威胁很大。

 

四、环境污染物

 

研究表明在有涂料和含萘驱虫剂的地方,空气中萘蒸汽的含量会增加。Lau等人发现,在含有大量萘的环境中,放置在低密度聚乙烯瓶中的牛奶萘浓度与贮存时间成正比,随后他们进一步研究了空气中萘蒸气对牛奶的污染程度,采用庚烷萃取牛奶和LDPE包装材料中的萘,然后采用GC测定。研究结果表明,空气中的萘能被LDPE包装材料吸收,然后迁移至包装的牛奶中。随后有人建立了有关萘从空气扩散到牛奶中的数学迁移模型,并且发现随着牛奶中脂肪浓度的增高,萘向牛奶中的迁移程度增大。

 

综上所述,包装材料本身所含有的有毒有害物质及其迁移是导致塑料包装物存在安全隐患的主要因素。目前,市面上化妆品包装材料琳琅满目、鱼龙混杂,立鑫将严以律己,认真做好质量安全工作,为客户们提供安全放心的产品。

 

以上内容来自悠迪诗微信公众号

相关新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